打好为民、护企“组合拳” 政策与数据见证民生“温度”
发布日期:2024-08-29
浏览量:0
房屋过户、遗嘱公证、遗产继承,许多公证事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然而手续流程复杂,多点多处跑的情况,让人难免觉得麻烦。2024年以来,司法部在全国范围内扩大“最多跑一次”等公证服务便民举措,压缩部分公证办理期限至5或10个工作日,解决人民群众办证耗时长、多次跑等突出问题。对于偏远地区群众、行动不便的老人等特殊群体,公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如何打通?
这几天,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板桥街道的83岁老人张翠珍,准备将自己的房产过户给儿子。按照相关规定,房屋产权所有人需要到房产登记部门办理过户手续。因为距离城区30多公里,天气炎热,这让老人着实有点为难。
了解到社区设立的远程公证服务站已投入使用,可以通过远程方式办理房产过户的委托公证手续,张翠珍与儿子肖洪斌立即来到社区。
在办理现场,张翠珍在公证辅助人员的帮助下,通过远程公证一体机连线南京市紫金公证处的公证员,不到20分钟就在线上完成了身份识别、材料审核、谈话了解等公证程序。公证员制作好公证书后,将通过邮递的方式送达给当事人。
2024年初,南京首次将远程公证服务点设到社区。
400多本投标公证书如何跑出护企“加速度”
远程公证服务点进社区,缓解了百姓办证的奔波辛苦。对于企业来说,“最多跑一次”又是如何实现的?
在北京方圆公证处,记者遇到了两位涉外企业的公证业务专员。他们公司在中东的一个投标项目正在面临最后的关键期。
这两位业务专员表示,几乎每一份海外投标文件都需要经过公证来进行文件效力的证明和背书。对于许多像他们这样有海外业务的企业而言,如何向不同的海外招标企业证明自己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且符合目的地国家的法律规范,他们已经习惯性地向经验丰富的公证人员来一一确认解决方案。仅仅一个海外投标项目所需要出具的公证书有时就会达到上百件。

上一篇 : 淄博市医保局沂源分局:“三度”融合激发宣传“动力源”
下一篇:司法部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